发心容易,恒心难持
接下来是第八「不动地」,也是「愿波罗蜜」。
「不动」就是不受动摇。古德云:「发心容易,恒心难持。」一般人受到感动时,口头上发愿要付出爱心很容易,但是要以恒常的时间身体力行就很难了。
有一次我到台北,一位慈诚队员上台现身说法。之前我曾对他们说:「师父对慈诚队的期望与寄托,就是要净化人间。你们在担起净化人间的使命之前,要先净化自己。因此,必须守八项规矩。」这些规矩,我都一一分析让他们了解。
他们听了,猛点头说:「我们会尽量去做,」这位慈诚队员当场也发了一个愿,说:「我过去的坏习惯,从现在开始要全部改掉。」
可是当天一回到家,就有牌友打电话邀他,说:「我们现在三缺一,你可不可以过来一下。」
他说:「我现在要戒掉打牌的习惯,已经不想玩了。」
对方说:「哎呀!偶尔消遣一下,玩一、两次有什么关系?以后再慢慢改啦!」
那时,他的心里就受到动摇:「对呀!反正缺一个人,我去补位,让他欢喜也是一件功德。」于是,他经不起诱惑就去了。
到了那里,他马上就坐下来玩。到了晚上十一点多,他的呼叫器忽然响起,他就回电:「是谁找我?有什么事?」
对方说:「林师兄的妈妈往生了,今晚轮到我们去助念。」他挂断电话之后,心想:我既然加入慈诚队,助念是要紧的事情:「输人不输阵」,轮到我,不去不好意思。回到桌边,他就对牌友们说:「真是对不起!我有很要紧的事必须先走。」
这些牌友说:「天都还没亮,你这么早就要溜掉,太不够意思了。不行!」
他说:「可是我现在有急事,不走不行!」
他们就这样争执不下。当时有一位牌友很生气,就把麻将桌掀翻了。他也气得站起来,咬牙切齿地紧握着拳头。不过,那时候他想起师父说的话:「忍一口气还不够,吞一口气才是真功夫。」
他真的就吞忍下来。直到忍得「气」都静下来时,他才把拳头松开,露出笑容拍拍对方的肩膀说:「不好意思!我真的不去不行,对不起!我先走了。」那天晚上,他去助念、念得法喜充满。当时,他才体悟到「念头一转,海阔天空」的道理:也深深体会到外境的引诱,实在很可伯!
明明当天晚上才刚听了师父的开示,自己也发愿要改掉坏习惯。可是回到家,一通电话就让自己把持不住;后来看到牌友们生气的叫骂形态,那时他才真正体悟:这幕景象,就是要让我真正下决心断除习气,我应该要感恩对方才对。因此,他断除了赌博的习惯。
第八「不动地」,意思是指:只有发心是不够的;要在境界来时,不受外境诱惑而能通过考验才行。若肯下这番功夫,才能坚定意志、拥有「不动」的善念。从此,他的人生完全改变了。一个月后,他见到我就说:「师父,我已经戒赌了。现在就算有人到家里来拉我,也拉不动了。」
要真正断习气,就要成就「愿」波罗蜜,也就是先立愿。我常常说:「发多大的心,就有多大的福:发多大的愿,就有多大的力。」但是,所立的愿一定是真切的愿——即不论什么境界出现,都不会被动摇的愿。例如有人布施了一些钱之后,就去签「大家乐」、买股票:满心以为有布施了,签大家乐一定会中奖、买股票一定涨停板,这样就大错特错了。
佛菩萨不会保佑投机取巧的人。因此,若认为捐了钱就会事事如意,是错误的观念。真正的学佛,要经得起社会的种种磨练,培养坚定的意志,把行善当作是本分事,随分随力去帮助别人。我们要时时抱着一颗感恩心——我们有今日的福,事业上有成就,都是社会人群共同付出的成果。
所以,唯有时时刻刻感恩社会、回馈大众,才是一位真正的佛教徒,也才是真正的发愿;不要只发一些自私的愿,这样的愿非但不能利益众生,也常会事与愿违,反倒是自寻烦恼而已。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ag娱乐平台官方网站 copyright 2019-2022 宁玛昌列寺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川(2022)00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