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瑜珈》修习上师瑜珈摘要-ag娱乐平台官方网站

《上师瑜珈》修习上师瑜珈摘要

究给崔钦仁波切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17年05月20日 星期六 19:44

修习上师瑜珈摘要

简而言之,我们必须了解,根本上师其实一身具足了佛陀身、口、意和智慧四身。

上师是佛陀的化身、报身、法身以及法界体性身。我们虽无缘亲见佛陀,却能遇见上师。因此,上师赐予弟子的慈悲更甚佛陀。

如同上述的解说,上师体现了皈依的每一面相,以及证悟的一切本质。如果弟子能够持续不断以如此的方式祈请上师,开悟一定会由内心生起。

祈请上师之后,将万物万象融入上师,上师融入自己。将自己的身、口、意与上师以证悟之身、口、意无二无别地融合,如同将水倒入水里。

持续将自己的身、口、意与上师合而为一,安住于体悟觉性中。将自己对觉性的体悟与上师开悟的觉性融合。正如同在胜义的皈依,吾人将皈依对象融入己心而毫不执着地安住于觉性,同样地,这种融合上师智慧心性于见地之中的修持法即被称为胜义的上师瑜珈。

如果行者能够如此地修持上师瑜珈,就能体认并安住于明光的体悟中。刚开始时,我们的体悟或许只能维持剎那。我们必须一再修习,每日觉受百次、千次,持续努力祈请上师并与上师的觉性合一。

透过修持上师瑜珈,我们体悟的剎那将愈来愈持久。透过修持,前念与后念之间的明光,将会自然展现而不造作,并且自然地开始持久安住。如此一来,上师瑜珈的修持将提升行者体悟的觉性,行者体悟的觉性也会增长上师瑜珈的加持。两者的修持是相辅相成的。

虽然我们都有佛性,有人却可能如同烧焦的种子,信心不足,而很难肯定心的本性,更遑论证。其实道理相当简单,但是就有人不易接受,因为实在太简单了!由于缺乏信心,即使在我们面前指出来,我们也无法接受,并且不能体悟心的本性——也就是深藏己身的本觉智慧。反之,一旦有了信心,我们就像一粒种子,终究开花结实;所有一切心性本质将由内展开。

即使我们能够体悟觉性,我们仍然必须时时刻刻专注于这样的见地,例如修持生起次第,以及圆满次第等等。在体悟觉性的状态,我们生起本尊形相;在体悟觉性的状态,我们修持圆满次第,融入本尊。真正的本尊,即自身的本觉智慧,并非存在于我们身外,而是本来就存于我们自身。

我们专注于见地,行、住、坐、卧刻刻不离。同时要把这样的体悟与我们的所见所为融合为一,精进不已。即使我们能体悟本觉智慧,这样的体悟可能很快不见,而非长久安住。因此,我们必须一再返回体悟,融入行住坐卧之间,慢慢地将时间拉长且开始安住。

修上师瑜珈最重要的就是体悟见地之后持续地修习。透过加持及与上师心性合一,我们将安住见地的修持融入行住坐卧。如此,体悟觉性将会持久而恒常,这是要点。持续体悟,融入行住坐卧,即所谓万法「一味」的修持。

如此修持,我们将越来越能放下,万事万相也越来越任运无碍,自由自在。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个人
中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