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们总以为了解别人比了解自己来得辛苦,所以对自己以外的人常有熟悉和陌生之分,但事实上,一个人最不容易了解的是自己。
想想看,当我们用手触摸自己的脸、鼻子、眼睛……当我们看到镜子里所映射的影像,然后告诉自己:“你,长的就是这个样子。”而内在无形却主导我们行为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这颗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心”,更需反观照见,我们才能对快速变化的人性有所理解,进而导向正面发展,人生从而变得快乐、美好。
我们习惯评论他人的性格,指责别人的所想、所言、所为,自认为比谁都了解别人,自认为对世俗看得透彻。其实,当我们对外界评论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自我的观照,不知道最熟悉的陌生人其实是我们自己。
所有人的心原本是良善的,却被贪心、嗔怒、迷痴、嫉妒、傲慢等烦恼像灰尘一样蒙蔽。这些烦恼是如何产生的呢?因为心。心通过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外境相接触,而产生好与不好的种种分别。这些分别一直循环,再加上自己的执着,使得原本纯净的心产生两种情绪:一种是“好”,一种是“坏”。而好坏的分别,并不是真实的分别,只是来自主观的认定。
平常我们认为自己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其实我们就爱犯这些“聪明的糊涂”!人对于心的认识,本身就是矛盾、模糊不清的。当我们实际去寻找“心”时,找不到一个确切的它;可一旦执着起来,它便主导着我们整个身体、语言。纯净的善念,大部分都被“自我的执着”所遮掩,需要长时间用强迫的方式使它从内在散发出来。人心愈往自己的利益发展,就愈不容易行善;心里愈为他人着想,超越自我,心之本善就比较容易产生出来。当然,心也会产生伤害别人的念头和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恶”,这是我们所要断除及净化的部分。
宗喀巴大师曾说过:“如果你有颗善心,那么见和道都是平坦的;只要你心中有恶劣的嗔恨心,那么见和道都是凶恶的。”善和恶的来源主要在于心,而不是言语和行为。心是主导,言和行则是配合心的意念来行事的。我们懂得这些道理后,当再想过多熟悉、了解、评价他人时,应该提醒自己:熟悉与陌生的关键,不在如何花心思琢磨别人,而应该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这个熟悉的陌生人!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ag娱乐平台官方网站 copyright 2019-2022 宁玛昌列寺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川(2022)00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