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持戒波罗密多之持戒的分类-ag娱乐平台官方网站

六度:持戒波罗密多之持戒的分类

积资净障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24年07月26日 星期五 15:17

学佛修行有“戒、定、慧”三无漏学:第一是持守戒律,防非止恶,无戒则无以生定;第二是修习禅定,六根虽涉境,但心不随转;无定则无以生慧,所以第三是增长智慧,去除疑惑,以证悟空性。三者次第相生,是入道的关键,而六度中的第二度就是持守戒律。

持戒分为三种:禁止恶行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一、禁止恶行戒

持戒的第一要,是禁止恶行戒,也称作“摄律仪戒”,就是约束自己身体的行为、语言和内在心灵的思维等等。我们的身、口、意,受业力的影响,常常会做出十不善业。身体会造作十不善业中的杀生、偷盗、邪淫三种身恶业;语言会造作十不善业中的恶口、两舌、绮语、妄语等四种语恶业;心念上会造作十不善业中的贪、嗔、邪见三种意恶业。简而言之,当你的身、口、意偏向十不善业的时候,就要尽量约束自己,避免不当行为的产生。

出家众要严守的戒律,有沙弥(尼)戒、比丘(尼)戒等律仪戒,这些大部分都是针对外在形象及贪欲而规范的。

二、摄善法戒

摄善法戒,是要时时刻刻尽力去做善事,培养善根。

修善行并不和工作事业冲突,工作时努力工作,同时也能用善巧附带累积很多资粮。在藏区,一般民众都会在生活起居中做善事。每天早上,他们会到佛堂里上供诸佛菩萨,包括上香、供水、供花或水果;在山泉或河边取水的时候,一面持诵六字大明咒,一面把水洒出去做水施。去过藏区的人都知道,藏族人走路的时候,看到寺庙,第一个动作就是双手合掌,心中开始向寺庙祈祷,如果有戴帽子的,会赶快把帽子拿下来;看到路上刻有六字大明咒等咒文的石头时,马上会以顺时钟的方式旋绕,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增长善根。

行善的方式很多,随喜也是一个善巧。有时看到寺庙办祈福消灾法会,众人在诵经持咒,或知道有人捐款盖佛塔或寺庙,或救灾济贫,或捐血、做义工等等,虽然自己没时间和能力亲身去做,只要在心中虔诚发心随喜,也可以得到和他们同等的功德。如果家里有佛堂,可以买一些供杯,放些供品来供佛;如果家人反对,没办法在家里设佛堂,就可以把佛堂放在心中,用意念观想,上供下施。这些都可以培养自己的善根。

如果我们常常以正知正念约束自己的身、口、意,常存善心,不用刻意,在生活当中自然就可以累积非常多的资粮。

比如,我们天天吃饭用餐时,也可以修善行。在吃饭前,先念供养文,以美妙的食物来供养佛、法、僧三宝,希望供养的福报成熟在贡献食物者或拥有这些食物者的身上。在吃饭时,可以将皈依境观想在自己的喉咙里,将一切食物供养给十方诸佛菩萨;将食物咽下的时候,观想下施给身体里所有的微生物。如此吃饭,上供下施就都做到了。

此外,我们在穿一件新衣服之前,可以先将新衣供养给诸佛菩萨,要想“这是诸佛菩萨赐给我的”,心存感恩与欢喜,然后再穿上去,这时佛菩萨被我们供养了,我们也有了具有加持的新衣穿,两者都很圆满。

所以,不一定要花钱买花和水果供佛,或到寺庙、道场去拜拜才算供养。如果有时间和能力,当然可以常常这样做,如果没有时间,或没能力的时候,可以运用善巧来累积资粮。

三、饶益有情戒

饶益有情戒是彻底断除私欲,不为名利,依四摄法利益众生。

想要真正利益他人,首先要断除私欲,付出时不能有私心——有私心就会有分别,用分别心来利益众生,是不可能的。把分别心拿掉了以后,对每个众生视同自己现世最亲的亲人来看待,不分区域、种族、宗教、国家,都一律平等看待,用这种心态可以利益到非常多的众生。此外,还要学会观察他人、了解他人,以佛法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同事、利行,实质性地帮助人。

如果你能这样做,就尽量去做;能力不够的话,就念佛、诵经、持咒、拜佛、供佛也可以。做任何一件善业,或做任何修行,最后一定要作回向。在过程中,必须要以前行的发菩提心、正行的空性见、结行时的回向圆满功德,来作为我们修行的依靠,这样的修行终将成为我们无上福报的来源。这是身为凡夫众生的我们,饶益大众有情的方法。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个人
中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