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染污的自私发心控制
宗努洛登说:“即使人们知道这所有的教导,也很难付诸实修。这年头,如果你注意大多数人说话的方式,似乎没有人不是举止温柔、博学多闻。但若是观察他们的所作所为,却像是举止粗鲁的人。请告诉我,这是什么缘故?”
老人说:“喔,宗努洛登,你要仔细听好,并且谨记在心。这年头的人明白这些道理却无法实修,是因为他们被自私自利的发心和情绪所控制。”
愚蠢的人观察时,
他们是聪明的,
一旦付托到他们手中的时候,
他们就一无所知。
“因此,让染污掌控我们的心是错误的。如果人们受到贪爱的掌控,他将侵占公款,诱拐女人,诉讼缠身。他将摧毁法器,欺骗朋友,杀害他人。
如果他受到嗔怒的掌控,他将殴打、辱骂父母,心怀怨恨,诉说朋友的过失。他将因殴打、杀害、与人争执,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悲伤。
如果受到骄慢的控制,他的心将充满自我和自满,轻视嘲笑他人,数落他人的过错,仇视下属。
如果他受到嫉妒的控制,他将毁谤,中伤上位者和对手,嫉妒同等地位的人,并且因为他人拥有地位、权势和财富而不快乐。
如果他受到贪婪的控制,他将无法布施财富来行供养或帮助他人,也无法协助或借贷他人。他永远不会感到满足,甚至无法把财富用在自己的衣食上面,他是真正的恶鬼。
如果他受到无明的控制,他将完全不知道如何集聚善德或清净恶业、什么样的工作是好的或坏的、谁是好人或坏人,以及该接受什么、该排拒什么。他将留在迷妄之中。
如此一来,六垢、五毒加上贪婪,将为他带来今生和来世的所有痛苦。由于他不是自持的,因此将受控于充满染污的自私发心—根据修行伦常和世俗伦常,这种发心是一切错误行为的根源。
因此,如果你想要在今生来世享受安乐,就不要一直谈论他人的品质,而要观察自己,检视自己的心。纠正自己的本性,留在正道之上。这是达成修行和世俗成就的方法。喔,聪颖的孩子,你明白吗?你再仔细听:
财富是大得和大失的起因;
借由供养和布施在滋长福德、
乃财富具有意义的目的。
难得的人身只有这么一次,
持守布萨和居士的戒律。
嗔怒是投生地狱之因。
披上忍辱的盔甲。
怠惰将无法达成今生或来世的目标。
要如同河水的流动般精进。
心思散漫的人浪费他们的人生。
把自己完全投入于充满意义的善德。
为了明了如何应用这两种道德伦常,
要修持闻、思、修。
骄慢的人永不餍足。
嫉妒的人永不快乐。
充满贪欲的人永不满足。
嗔怒的人永不和谐。
吝啬的人永不感到充足。
愚痴无明的人永不成功。
迷妄的心永不自在。
少一点染污的情绪,就少一点痛苦。
当染污的情绪止息,痛苦也将止息。
因此,如果能够远离情绪染污的这个敌人,
那就太棒了。
情绪染污是一切痛苦之源。”
老人慢慢起身。宗努洛登充满真诚的喜悦、快乐和信任。他一边向老人顶礼,一边说:
喔,光辉时期的人如同格言的宝矿。
慈祥的父母和长辈是温柔者的核心。
这样的教导如同心要,我从前从未听闻。
今日借由博学老者的恩惠,
一个孤儿得到了父母的忠告。
未来诸如父亲对儿子一般,
一再给予教导。
殊胜者,你的恩惠无以为报,
愿我能够一再地见到你安乐的面容!
老人感到欣慰,他面容仁慈地说:“喔,是的,是的,亲爱的孩子!好好保重,好吗?”然后慢慢地走开。
摘录自《遇见巴楚仁波切》
翻译:项慧龄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ag娱乐平台官方网站 copyright 2019-2022 宁玛昌列寺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川(2022)00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