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与习气
人都会有烦恼,当成为习惯后,烦恼的感觉就渐渐不存在了,只会留下烦恼的现象,也就是习气。例如一个视钱如命的人,看到了钱就如饥如渴,一看到钞票就想要占为己有,这种饥渴的感觉就是烦恼。如果一个人经常有这种饥渴的感觉,看到钱就想拿,而且完全不理会是不是该拿,这时已经变成是一种贪的习气,而不是贪的烦恼,所以习气和烦恼是不太一样的。
把慈悲用在生活之中
《大智度论》卷二七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简单的说,所谓大慈悲心,就是要让众生离苦得乐。大慈悲心不是佛陀和那些大菩萨们才有,我们凡夫俗子,人人本来都有一颗大慈悲心。这跟孟子以梁惠王“不忍见其觳觫”、一般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说明人人心中都有“仁”的根苗,想法是一样的。只不过凡夫的慈悲心容易受到自我蒙蔽,一不小心就落在自私自利的圈套里;所以,我们要时常从起心动念处检讨自己的行为。
ag娱乐平台官方网站 copyright 2019-2022 宁玛昌列寺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川(2022)00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