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言教-ag娱乐平台官方网站

每日言教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24年07月29日 星期一 06:00

我们可以将“禅定”称为佛陀对众生传播的一种掌控管理自己情绪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自我调节情绪,让心灵不受情绪波动的影响。佛陀是最高的禅定证悟者、空性证悟者。到底什么是禅定?你得到的答案也许会很简单:该吃饭的时候好好吃饭,该睡觉的时候好好睡觉,该做事的时候好好做事。听起来这不是对小孩子讲的话吗?实际上许多人该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饭,很多人是一边看电视、手机,一边聊天,再一边吃饭,饭是什么味道,电视里到底讲了什么,都聊了些什么,估计自己也不那么清楚。

每日言教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24年07月28日 星期日 06:00

慈悲要由内而外,先对自己慈悲,才能对他人慈悲,但这并不是放纵自己。对自己最大的慈悲,就是能够反观自己,关心自己的缺点,看到自己受苦的原因,看到自己的贪念、嗔恨、傲慢、嫉妒,进而找到方法改善。这是对自己最有意义的慈悲。

每日言教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06:00

真正的得福,是让我们会在一切的问题里发现问题,而不是认为可以有一个外来的力量能化解我们内在的问题。当然,外力的助推作用不容小觑,当我们寻求加持的时候,其实说透彻一点,也是为了给我们自己增加一点能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这种外在的加持力更像一种清新剂,为了唤醒内在的洞察力和觉醒。所以,我们对于烦恼的理解,及逆境与顺境的解读,如果始终建立在希求外力的作用来解决时,那么得不忍的告诉大家,世间法的问题永远都是“一山会比一山高”。

每日言教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06:00

人生无常,总会有起起伏伏。顺境的时候多想逆境,逆境的时候要多想顺境。健康的时候多想想生病的苦,生病的时候多想想自己也能变得健康,战胜疾病。未雨绸缪是必要的。经常用“自他交换”的方式,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就会更包容,有更多同理心,更能感同身受,扮演好不同的角色,自利利他。“自他交换”是调好心态的一种方法。

每日言教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24年07月26日 星期五 06:00

我们经常讲“以戒而安”。为什么要有戒律?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法律制度,必须如理如法去治国,当人民奉公守法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伤害就会少很多,因为要负法律责任。不管是杀生、偷窃、邪淫、毁谤,还是其他方方面面,实际上现代社会的道德标准,基本都是在佛陀所讲的戒除“十不善”之基础上建立的,而这些看似是“约束”,实则是一种保护。现在很多人一听到信佛要守“不杀生、不偷窃、不邪淫”等戒律,马上就觉得这很难。但是如果你去做这些不好的事,不管是在佛法里,还是在世间法里,首先你会违犯世间的法律法规;第二个,你会违背道德规范;第三个,你最逃脱不了的,是别人看不见的,你那良心的谴责。

每日言教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24年07月25日 星期四 06:00

佛法教导我们要往内反观,而不是往外观察追求。佛教徒一词,藏语是“囊巴桑给巴尔”,“囊巴”就是往内之意,佛教徒就是“内教徒”,意思是向内自我反观的人。又如古代汉地的佛学院,就称为内学院。修行的层次越高,就会越向内关注心。一般人烧香拜佛,关注的是外在,祈求人天福报。再往内,小乘关注的是个人的内心和解脱。大乘,则是在乎所有人的内心和解脱,并想要成佛,以便获得圆满的力量,承担起这样的大责任。

个人
中心
网站地图